咨询热线:180-0520-6806

在线咨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刑事辩护 > 文章详情

主动放弃犯罪,这样的行为构成犯罪中止?

来源:互联网 作者:未知 时间:2017-06-26

  引言:根据《刑法》第24条第1款关于“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予处罚”

  网友咨询:我的表侄在火车站遇到一位走失的小孩(5岁),他把小孩骗回家并联系了买主,但几天相处下来他对小孩有了感情,当买主要把小孩带走时,他坚决不同意,他与买主为此发生了争执,后来我表侄报了警,通过派出所的干预,小孩回到了他父母身边,小孩父母很感激我的表侄,请问我的表侄会被判刑吗?

  律师回复:你表侄将走失小孩卖给他人的行为涉嫌拐卖儿童罪,但其在犯罪过程中主动放弃了犯罪,且没有给小孩造成损害,根据《刑法》第24条第1款关于“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予处罚”之规定,我们认为你的表侄应当免予被追究刑事责任。

  【知识链接】

  刑法第24条第1款规定犯罪中止的概念是: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

  我国现行刑法第24条第1款的规定来看,犯罪中止存在两种情况:

  1、未实行终了的中止,即在预备阶段或者实行行为还没有实行终了的犯罪过程中自动停止或放弃犯罪,这种情形一般称为普通的犯罪中止;

  2、实行终了的中止,即在实行行为终了而犯罪结果最终出现之前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一般称为特殊中止。①两者的构成要件略有区别。犯罪中止具体的构成要件,刑法学界曾提出了二特征说、三特征说和四特征说。其中三特征说和四特征说影响较大。

  三特征说一般认为犯罪中止构成要件中包括时间性、自动性、有效性要件。四特征说认为在三特征说基础上还有一个客观性要件,即认为犯罪中止不仅主观上要自动停止犯罪,还要客观上有中止行为。笔者认为客观性要件可以包容于自动性要件中。我国刑法遵循的是主客观相统一的学说,将自动性分为内心的主动停止和行为上的客观停止固然有一定必要性,但无须割裂开来进行论述。

  中国刑法的规定来看,第24条第2款规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显然,中国刑法也同许多国家的刑法一样,对中止犯,是“应当”从宽,并且,从宽的内容也差异极大,中止犯至少可以得到减轻的待遇。各国对犯罪中止的处罚均远轻于对犯罪未遂的处罚。这是一个奇怪的现象,东西方文明的激烈冲突,各国法文化传统以及刑法价值观的巨大的差异,在这一点上都烟消云散。各国立法者庄严宣布:对中止犯就应大幅度从宽处理。尤其在中国刑法中,犯罪中止不仅比犯罪未遂、犯罪预备的处罚轻,而且与整个刑法所规定的其他法定从宽情节相比,也是独一无二属于最轻的。


添加微信×

扫描添加微信